作者 t612 於 2008年10月22日 00:18:40
1986年的寒假,我年僅16歲,參加了當時五專登山社主辦的3天雪山之旅。在接近零度的氣溫,穿越黑森林,緩步踏著結冰的碎石坡,登上雲霧遼繞的雪山主峰。首次體驗台灣高山的壯麗與遼闊,並結交到登山社裡幾位親切大哥伙伴(學長們)。他們說,『恭喜你得上"山癌"』,意即迷上台灣的高山活動。

隔年1987年的寒假,我和一位經歷豐富的伙伴,大膽的決定『兩人組』再上雪山。雪山路線有如他家後花園一樣的熟悉。觀測天氣條件允許之後,我們搭著便車走濱海公路到宜蘭,再轉客運循中橫宜蘭支線,長驅直入雪山登山口-武陵農場七家灣溪谷的果四區。
由於當時我的伙伴他爸是消防隊的主管,所以我們借到兩雙超長統消防鞋,防潮隔熱也禦寒,拉到大腿上這麼長,兩個人穿起來像太空人一樣。就這樣沒有領隊和嚮導,兩個當年未滿18歲的小子循著走過的路線,就這樣浩浩蕩蕩的上山了。我的伙伴他還有閒情逸緻一隻手提著音響,一路放音樂上山,看來我們當年這樣的行頭還真前衛哩!

大約下午,我們到了三六九山莊,一會看到上來的路線上一群年輕人手牽著手、唱著救國團的山歌,當時覺得他們呆呆的,看著我們”兩隻”坐在門口目視他們上來,他們一行30多人的領隊問道:『你們是哪個大學登山社的?……什麼?!五專生? 就兩個人上山?』

我還從他們救國團登山隊裡遇到一位髮型”很趴”的高中生?是我失散多年的小學同學”陳OX”…..哈!
山莊裡的晚會,在油燈與手電筒的簡陋照明下,借用我伙伴提上山的唯一的那台音響,有跳舞、即興表演與笑話,我們”兩隻”自然的加入救國團的人群,一同團康歡樂…..
隔天清早,”救國團的”煮稀飯做早餐…..我們倆吃我們準備好食材DIY漢堡和手煮咖啡!
立即有人對我們投注羨慕的眼光……現在想起來真的挺有意思的。

後來那些”救國團的”替我們倆去登雪山主峰了,我們倆在山莊裡看風景賴床混了半天,然後懶洋洋的下山返程回家?……結束這第二次的雪山之旅。

事隔20年,只能說上了高山才能體驗到不一樣台灣的壯麗與遼闊。當年16、17歲時即開始這樣的旅程,是我在馬祖東莒的外島當兵歲月之外,值得回味的奇幻之旅。一般出國旅遊未必有此特殊的山林經歷與感受。有機會還要再去!


【雪山簡介】
台灣第二高峰雪山主峰標高3886M,景色壯麗,僅次於第一高峰玉山的3952M,是國內外登山背包客自助旅行的熱門路線。雪東線是以雪山主峰為軸心,向東分出的陵線,這條山陵線在過了雪山東峰之後,坡降於武陵農場的七家灣溪谷。
民國58年,救國團與林務局循農場內道路,從誠莊對面穿越田園,順著溪谷沿著山陵向上闢建一條經過雪山東峰的路線,沿途建了七卡山莊與三六九兩間簡易山莊,讓雪東線成為熱門的登山客路線。

民國70年代之後,一些有頭腦的登山社團(包括當年的我們喔),抄捷徑循著武陵農場的果四區、果五區的農路,將登山口移昇到武陵農場果菜區的頂端,也就是現在的大水塔位置,節省了前段40?50分鐘的爬坡路程。雪霸國家公園也在此設置了登山口服務站,管制登山的流量。登山者通常只要安排3天的行程,由此路線往返雪山主峰。

【DAY 1】
早上:台北-雪山隧道-宜蘭北橫中橫支線-武陵農場-雪山登山口-七卡山莊
中午:七卡山莊-雪山東峰-三六九山莊 (傍晚)

【DAY 2】
早上~傍晚:三六九山莊-黑森林-圈谷(冰河遺跡)-碎石坡-雪山主峰-(原路返回)三六九山莊

【DAY 3】
早上~傍晚:三六九山莊-雪山東峰-七卡山莊-雪山登山口-武陵農場-經宜蘭北橫返回台北

附件:



jpg  p115894347292.jpg (0.00 KB)


jpg  p115894347327.jpg (0.00 KB)


jpg  Snow 369.jpg (0.00 KB)


jpg  snow4.jpg (0.00 KB)

來自: http://132.scout.club.tw/xs/modules/newbb/viewtopic.php?post_id=52